-
我们的西湖日——纪念西湖申遗成功十四周年
让世界读懂西湖——历代史志文献描摹的西湖遗产价值文字 | 盛洁桦“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中心区以西地带,分布范围3322.88公顷。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文化史迹闻名世界,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杰出精神栖居功能的“文化名湖”,也是享誉中外的“人间天堂”。西湖申遗的历程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1999年,西湖申遗工作正式启动。2000年初,杭州市政府把
阅读详情07-08 / 2025
-
西湖百亭 - 双灵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双灵亭,在西湖栖霞岭剑门关,亭名与两位历史人物相关。“双灵”是指敕葬于栖霞岭的两位忠烈——南宋名将岳飞和其部将牛皋。是一座有气势且普通的过路山亭,在紫云胜境下山约半里的地方,山路的正中,很人性化,是一座传统的建筑,黑瓦白墙,两边八字墙,前柱后壁,半敞开的样式。条石为栏,既栏又凳,供过客歇脚。 剑门关,在栖霞岭北麓,是南宋时期遗留的军事关隘遗址。
阅读详情07-08 / 2025
-
梅坞古趣
四山环抱、一溪中流的梅家坞,据村史介绍,已历六百余年,清康熙皇帝(一说乾隆皇帝)微服游梅家坞,到朱美仙家,至今也有三百余年,梅坞堪称西湖龙井茶乡之古村。豕年春二月,踏坞中山峦,步溪流小桥,抚墈上古树,访道旁老屋……寻寻觅觅,别有一番古趣。朱家里,一泓方井,清澈见底,水明似镜,炎夏不竭,可供村妇盥洗、茶农担水。据当年已95岁的朱象生老农介绍,康熙皇帝曾在此濯水。皇上问朱美仙:“水从何处来?”朱美仙答
阅读详情07-08 / 2025
-
西湖传说故事|苏堤春晓
北宋元祐四年,苏轼再赴杭州任知州,见西湖葑草芜蔓,湖泥壅塞,感叹万分,在《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一诗中写道,“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不久在元祐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写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提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于是效法唐代白居易疏浚旧例,决意重治湖山。然而湖泥堆积之难,令其踌躇。一天,苏东坡先骑马到北山栖霞岭,发现这里是通往灵隐、天竺的要道,堆放淤泥显然不妥,于是
阅读详情07-08 / 2025
-
西湖百亭 - 竹里泉声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竹里泉声亭,在杭州西湖区葛岭路17号玛瑙寺内东端,木结构,重檐八角缵尖,朱柱黛瓦,设美人靠坐凳,掩映于萦茂绿植丛中,幽芳四溢。篆刻:竹裏泉聲邊款:亭在葛嶺瑪瑙寺内,乙巳正月立新刻。匾额:竹裏泉聲落款:甲申(2004)七月既望朱春城書抱柱楹联:七弦試奏蕤( ruí )賓鐵;一脈相承焦尾桐。落款:錄舊聯甲申(2004)秋趙雁君说得是元朝時期,玛瑙寺
阅读详情03-12 / 2025
-
西湖百亭 - 江湖汇观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江湖汇观亭在吴山紫阳山顶,为一座体量较大的八角攒尖顶重檐十六柱二层楼阁式亭。亭中有回旋式阶梯可供登临眺望,北望西湖青山碧水,南瞰钱塘江浩浩东流,景域广袤丰富,故以“江湖汇观”相称。据史料记载,在五代时此处有一“江湖亭”。南宋时,改为“江湖汇观堂”,取外江内湖,一览江湖之意。元朝时,遭毁。清朝雍正时,浙江总督李卫见获准将云居山濒临倒塌的“大观台”
阅读详情03-12 / 2025
-
西湖百亭 - 慕才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西堍,六柱翘角亭,青石方柱,亭高3.15米,乌脊黛瓦,是西湖风景区柱联最多的亭。篆刻:慕才亭边款:慕才亭在杭州西湖西泠橋西堍,復建於一九八二年,蘇小小墓重修於二00四年,甲辰季冬徐青刻並記。苏小小,六朝南齐时(479~502)歌妓。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常坐油壁香车,年十九咯血而死,
阅读详情03-12 / 2025
-
西湖百亭 - 钟翠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钟翠亭,在三茅观南磴道之上,明万历间,司礼孙隆建,董其昌书额,久圮。2008年重建,亭为六角形杉木坡顶亭。孙隆是直隶三河人,十八岁时入宫,升任文书房太监,司礼监太监,两次奉命钦差苏杭等府提督织造并兼任苏松常镇四府税监,得万历帝宠信。《西湖志篡》:鍾翠亭,在三茅觀南磴道之上,明萬曆間,司禮孫隆建。 匾额:鍾翠亭(2008年建)落款:來一石万历四年
阅读详情03-1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