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眼中的西湖

    “如果杭州是一首诗,那西湖就是这首诗的魂”湖光山色间,“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韵味流淌了千年。这里不仅有苏堤春晓的生机、雷峰夕照的诗意,更是历史文化的汇聚地。白娘子的传说赋予其浪漫色彩,文人墨客的诗篇增添深厚底蕴。西湖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典范,见证城市变迁,承载世代记忆。它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吸引着世人目光,向世界展示着杭州独特的魅力与风情。为了更有力地推动西湖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本期特悉心遴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从诗词里理解西湖的美学本质!“诗歌的女儿”叶嘉莹谈西湖和苏轼

    被2020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誉为“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的叶嘉莹先生,在2024年11月24日离开了我们。叶嘉莹先生的逝去,是诗坛、文化届,以及全世界诗词爱好者心中无法弥补的损失,至此,我们失去了这位充满逸兴的老人。2010年,因拍摄纪录片《西湖》,叶嘉莹先生曾坐在西湖边,讲起了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据清王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把西湖文化景观的名字叫得更响亮一些

    文字 | 陈文锦这段时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西湖文化景观的名字叫得更响亮一些。西湖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1年经国际教科文组织批准登录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那么,哪一个应该成为西湖正式的大名呢?虽然国家公布风景名胜区是八十年代的事,但风景名胜一词的使用,却由来已久,民间把西湖称为风景名胜区,至少在民国年间就已很普遍了。那个时候,一般把庐山、黄山这样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湖山信是东南美|苏轼送陈述古

    时维孟秋,岁在甲寅。陈述古将要离开杭州任上,在有美堂宴请僚佐。《本事集》记载:“侵夜月色如练,前望浙江,后顾西湖,沙河塘正处其下。陈公慨然,请贰车苏子瞻赋之,即席而就”,于是苏轼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其中,“湖山信是东南美”一句,流传千古,人们每提起杭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致敬经典—西湖文化研究,孤山研学活动顺利举行

    供稿 | 西湖学研究会规划设计分会11月29日下午,西湖学研究会规划设计分会在孤山举行了“致敬经典——西湖文化研究 · 孤山研学”活动,四十余位研究会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在现场考察环节,大家共同沿六一泉→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中山公园(西湖天下景)一线实地研学探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谊生动讲述了浙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历史,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古籍部的红楼、白楼和青白山居等历史建筑。在研学讨论环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古今名人西湖缘 - 白苏以后贤郡守

    编者按: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根是名湖,魂在名人。通过名人与名湖的历史渊源,我们探索西湖文脉,钩沉西湖故事。“走近西湖”公众号推出《古今名人西湖缘》系列。我们一起看历史古今,品文化余韵。文字 | 钱钧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旅游分会杭州西湖有三条堤,苏堤、白堤、杨公堤。明代文人田汝成曾说,“西湖开浚之绩,古今尤著者,白乐天、苏子瞻、杨温甫三公而已。”又说,“白乐天之后,二百岁而得子瞻。子瞻之后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钱塘苏小歌妾乘油璧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如果沿着孤山路一路向西,过了西泠桥,出了孤山岛,便能看到一座临于湖上的慕才亭。慕才亭下,便是钱塘苏小小之墓。《乐府诗集》卷八十五古辞《苏小小歌》解题引《乐府广题》:“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苏小小是南朝钱塘名妓,出身孤苦,自幼寄身西泠桥畔,衷情西湖山水。这首诗最早见于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具体作者是谁有多种说法。有人说作者是苏小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古今西湖名人缘 - 长忆西湖范仲淹

    编者按: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根是名湖,魂在名人。通过名人与名湖的历史渊源,我们探索西湖文脉,钩沉西湖故事。“走近西湖”公众号推出《古今名人西湖缘》系列。我们一起看历史古今,品文化余韵。文字 | 钱钧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旅游分会杭州西湖孤山,有座范公亭,范公与白居易、苏东坡一样,他们都曾经担任过杭州市的“老市长”,为杭州秀丽的湖山留下了妙诗佳作。这位范公,就是北宋初年的大文豪范仲淹。北宋皇

    阅读详情

    03-1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