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访玉岑阁

2025-07-08 14:33:35 0
文字 | 沈立新

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


西湖轻雨后,草木湿润,显得格外精神。不寛不窄的石阶蜿蜒上引,好像处处都是满满的诗意,今天也正好是世界读书日,惜此胜缘。

 玉岑阁,在杭州西湖花家山路玉岑山上。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卷四:“相传其山产玉,故润媚异常。孤峰秀拔,层峦缭绕,中有古木倒植,森翠凌冬。”该景点既是游人观赏湖山美景的绝佳景点,又因其洋溢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而成为传承诗社余韵以及展示和弘扬积淀丰厚的古代西湖诗词文化的场所。

篆刻:玉岑閣
边款:玉岑閣在花家山路玉岑山上,乙巳嵗立夏沈立新刻。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西湖八社诗帖”:“明嘉靖壬戌,闽人祝时泰游于杭州,与其友结诗社西湖上,凡会吟者八,曰紫阳社,曰湖心社,曰玉岑社,曰飞来社,曰月岩社,曰南屏社,曰紫云社,曰洞霄社。时泰与光州知州高应冕、承天府知府钱塘方九叙、江西副使钱塘童汉臣、诸生徽州王寅、仁和刘子伯、布衣仁和沈仕等分主之,以所作唱和诗集为此编,分春社、秋社二目。明之季年,讲学者聚徒,朋党分而门户立。吟诗者结社,声气盛而文章衰。当其中叶,兆已先见矣。”

明代,是一个文人结社之风兴盛的朝代。出现于明代嘉靖时期的“西湖八社”,是一个活跃于杭州地区的诗社,并有收录其社诗的《西湖八社诗帖》流传于世。“西湖八社”向世人展现了当时在繁华西湖上的文人们的结社活动。他们在杭州的山水美景之中,审视着前人遗留的古迹,借由诗歌发出人生的慨叹。

玉岑阁,共三层,第一层青石为基,上面两层是木质结构。一楼周壁镶嵌六幅石刻诗篇,每幅石刻都是用10块大理石贴砌而成,高200厘米,寛120厘米。从右而左依次为:

一、李流芳的《玉岑闲行口占》:

玉岑山腳水濴洄,寒日暉暉下稻堆。
穿過松岡尋法相,滿空黃葉打頭來。
落款:李流芳玉岑閑行口占林劍丹書

 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原籍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侨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明代诗人、书画家,诗、书、画、印皆擅。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书法轻松舒畅,刚健婀娜,得苏东坡笔意;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和松江画派班头董其昌,以及陈继儒、杨文聪、王时敏、王鉴、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等合为“画中九友”;在篆刻界,他与归昌世、王志坚合称“三才子”。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位对后人有影响的文人艺术家,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就非常推崇他的人品和画品。

二、玉岑 宋代董嗣杲

雲掩風林萬竅號,慧因橋畔息方袍。
秦郎閒濯溪頭足,許老清揮石上毫。
玉出何年迷草莽,教傳異域想波濤。
山門翠擁山嵐潤,一道光芒月正高。
落款:董嗣杲玉岑甲申秋日明廬金鑒才書

董嗣杲,生于南宋末,卒于元初。字明德,号静传,浙江杭州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有《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咏二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著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

三、明姚二煜《玉岑耸峙》

行經半灣寒碧飛,灑一片空蒙不是雲,依古樹亭亭玉削芙蓉。
落款:行經半灣寒碧飛,灑一片空蒙不是雲,依古樹亭亭玉削芙蓉。明姚二煜詩,玉岑聳峙。甲申秋劉江書於西子湖畔。

刘江(1926.7.- 2024.6.),四川万县人。西泠印社名誉社长,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等。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是“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书坛泰斗沙孟海曾对刘江先生的为人和为艺给予了“艺事精能,不拘一格,英绝领导望之斯人”的高度评价。

四、清代朱彭玉岑吟社詩

欲坐藍與汗漫遊,玉岑當日集吟流。
平章風月皆餘事,管領姻震有十洲。
古木例垂山石下,晚鐘敲斷寺門頭。
只今樵連聞歌處,更有何人共唱酬。
落款:清朱彭玉岑吟社詩盧樂群

朱彭(1731—1803),字亦篯,号青湖,清钱塘(今杭州)人。原本姓马,因从小寄居在外祖朱氏家中,后来才改姓朱,时人多称其为“马先生”或“马青湖“。出身贫寒,但好学能诗,早年受视学浙江的阮元赞赏。庠生(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科,但坚辞不就。又通书画,书法效师黄庭坚,画山水工稳有书卷气,而尤擅长于画蟹及葡萄。撰辑了《武林谈薮》、《南宋古迹考》二书,惜遭火灾焚毁,但他不灰心丧气,仍然矢志重著。后又撰写了《吴越古迹考》、《南渡寓贤录》、《书画所见集》等专著,对杭州历史上吴越、南宋两代古迹、掌故、人物等有一定研究。又擅长律诗,时人评他是继厉鹗、杭世骏以后杭州诗坛的又一名家,有“独倡唐音”之说。著有《抱山堂集》。

煙開綠岸雨痕乾,萬樹積華似錦攢。
露飲任將油幕卷,醉吟時倚畫船看。
落款:甲申嵗秋日書於西湖駱恒光。

六、孔天允诗《寄怀玉岑诗社》:

蓮社千年變詩社,江山文藻別為春。
卷中珠玉傳高詠,圖裏衣冠見偉人。
望極瑤峰樹若薺,夢回瓊圃草如茵。
遊魚亦有音聲趣,欲往從之逆廣鈞。
落款:孔天允寄懷玉岑詩社七言甲申初秋陳振濂書於西泠印社

孔天胤(1505—1581),孔天允。清史为避清讳,胤改允。字汝阳,号文谷子,又称管涔山人,死后门人称文靖先生。汾州文同里百金堡(今山西文水县西槽头乡百金堡村)人。祖父是晋的政仪宾(今说女婿),父亲孔雄骏是庆成王府的仪宾,被封为奉训大夫。晚年致仕回乡后,建藏书楼、刻书坊有“寄园”,藏书万卷,其《晒书歌》称“乱简残书次第开,先人遗迹满尘埃”。他一生著有《孔文谷文集》20集、《孔文谷诗集》14卷刊刻有《资治通鉴》、《后汉书》、《适晋稿》、《汾州府志》、《西京杂记》、《文谷子文集》等数千卷。《周易纂》、《渔嬉稿》等。《霞海篇》1卷,均被《四库全书》著录。

二层南外檐

匾额:玉岑閣
落款:何水法
建于2004年

二层南外抱柱联
秀出一峰,高岑蘊玉;翩來群侶,勝日尋詩。
落款:甲申孟秋鷺門王翼奇撰並書
建于2004年

三层南外檐

匾额:攬勝高吟
落款:駕滄書(俞建華)
建于2004年

三层内抱柱联

楊堤接趙堤歲月無心留勝跡;蓮社成詩社湖山有意屬名流。
落款:王其煌先生撰聯,甲申秋月楊西湖書。
建于2004年

摩崖:碧流春澗幽,愛此康王穀;蜒蜿白雲重,青山一片玉。
落款:錄明黃九鼎詩......(其余漫漶)。
在玉岑阁西十余米处,石灰岩,行楷书,字径9厘米。

摩崖:雨過石生五色,雲度山餘數層;時有炊煙出樹,中多處士高僧。明代陈继儒《题云山》
落款:漫漶
在玉岑阁西十余米处,石灰岩,隶书,字径8厘米。

陈继儒(1558年12月14日-1639年10月16日),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中国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出身,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后居东佘山,关门著述,工于诗文,擅绘画、书法。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

摩崖:千章秀
落款:甲申秋月
在玉岑阁西,石灰岩,楷书,字径23厘米。

摩崖:天趣
无落款
在玉岑阁西,石灰岩,行书,字径20厘米。

摩崖:雲歸
无落款
在玉岑阁西,石灰岩,隶书,字径20厘米。

摩崖:逸翰懷青
无落款
在玉岑阁西,石灰岩,篆书,字径20厘米。

摩崖:珪璋文府
无落款
在玉岑阁西,石灰岩,篆书,字径20厘米。

玉岑阁始建于名嘉靖年间,后毁。现存玉岑阁为2004年后恢复,重建后的三层八角攒尖顶楼阁,总面积200平方米,高15.5米。采用传统木构工艺。其设计严格遵循明代建筑风格,与周边玉岑山、浴鹄湾等自然景观相融合。重建时特别注重文化传承,在岩石、挡墙等处以摩崖石刻、碑文形式复现诗社诗句,使整座山成为“诗山”。

| 作者介绍:
沈立新,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会长,西湖印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