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 西湖印象
您的位置:
西湖风物,自古为东南形胜,东坡曾喻其"淡妆浓抹",柳七盛赞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如果要追溯湖山之美,不得不提及吴越王钱镠,其射潮筑堤、疏浚西湖之举,既载于方志稗史,更为民间口耳相传。
钱王射潮的传说最早见于宋人范炯、林禹的《吴越备史》: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定都杭州,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尤以治理钱塘江潮患功绩斐然。这一壮举被后世演绎为"钱王射潮"的传奇,至今仍为杭城百姓津津乐道。
吴越时期,钱塘江潮势凶猛,每逢八月十八,潮头如山,屡毁堤岸,百姓深受其苦。钱镠欲筑捍海石塘,然而潮水昼夜冲击,大堤难以筑就。民间传言此乃潮神作祟,每至堤成,辄兴风浪。钱镠闻之大怒,于是在八月十八潮神诞日这天,集结万名弓箭手在江畔,以箭射退潮神。
《钱塘遗事》详述射潮细节:射潮当日,弓手需经宝石山狭道赴江,路险难行。为了让弓箭手能如期赶到,钱镠策马至山巅,见山南有隙,以足蹬裂山石,辟出一条通途,后人称此地为"蹬开岭"。潮至之时,霎时万箭齐发,矢如雨下,潮神败退,潮水自此绕六和塔而流,蜿蜒如"之"字,故钱塘江亦称"之江"。
《吴越备史》、《钱塘遗事》、《西湖游览志余》等典故都有记载钱王射潮的传说。此外,宋人毕仲询《幕府燕闲录》中还有《填西湖》一文,文中写到有人劝说钱镠填西湖以建王宫,被钱镠拒绝。钱镠反而疏浚西湖,便利百姓。钱镠出身寒微,少时贩盐,后以武立国。其主政吴越期间,奉行"保境安民"之策,疏浚西湖、广筑海塘,使"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后世归有光在《沧浪亭记》中也写到,"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时至今日,钱王祠仍巍然矗立在西湖南岸,其"红墙白梅"已成为打卡热点。"保境安民"匾高悬于五王殿前,使游人不由得追忆钱王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