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 西湖对话
您的位置:
不知道陈忠肃听到会做何感想,毕竟35岁后的中年职场危机,他是一个没逃掉。
作为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在他34岁以前,一切都是好的。官N代,高叔祖是跟秦桧battle过的南宋名相陈俊卿。自己是度宗朝状元(前一届状元是文天祥),文武全才,皇帝钦赐了名字文龙。又是福建的靓仔,英俊潇洒颜值在线,简直是配置拉满的晋江爽文男一号。
按理说这个开局做官是比喝水还容易的事情,可他偏偏没有。贾似道赏识他,给他青云路,他却上奏弹劾贾似道的加税令。当时几个纨绔守城时叛逃,回来后却加官晋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只有他怼天怼地。这都给大佬们整不会了,难道是祖传的不识抬举?理所当然地被扫地出门。
没班可上,那就老老实实回家继承家业吧。结果躺平没几日,朝廷又起复。他心里十分清楚,领导无故释放温柔信号,不是让你去抗雷就是去背锅,哪怕画了个副宰相的大饼,但他要面对的是实打实的蒙古铁骑。元军甚至已经驻扎到了皋亭山下,连皇帝和皇帝他妈都在讨论怎样不失体面地去投降了,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跳进了漩涡中,然后不断失败。
大概从返回临安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想到了未来的无数种死法。不,或许更早,早在儿时父亲用莆田方言吟诵《满江红》时,他便已经做好与这个垂暮的王朝同生共死的打算。从临安退守至福建,一寸土一寸土地守,一座城一座城地丢,他散尽家财,举族抗敌,在城头竖起了“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部下遭不住,绑了他向元军投诚。
旗帜倒了,福建沦陷。
一般故事到这里,就只剩下反复招安以及求速死这两步。可是陈文龙在福建的影响太大了,大到老幼妇孺都举若神明。蒙古人不敢让他死,只能是押解北上请组织定夺。听到北上,文龙沉默了,他不再求速死,而是沉默的一路向北。从莆田到福州再到临安,他途经了曾守过的土地,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升起又落下的月亮。一言不发一米不食。临到杭州,他说了这一路唯一一句话,求拜岳飞。
然后气绝于岳庙。
这年他46岁。
陈文龙这一辈子,对岳飞那是死了都要爱的超级迷弟。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他先是比着岳云与岳雷,把自己的儿子取名叫陈梦云和陈梦雷。甚至于自绝于岳庙后,遵循他生前遗愿,被葬在上智果寺旁。而岳庙的前身,叫下智果寺。本就是同一个智果寺,南宋绍兴年间,高宗为了太后祈福在孤山上大搞建设,智果寺从孤山迁出,一分为二迁往栖霞岭与葛岭,形成了上下两处智果寺,相距仅千米。这不是巧合。
第一次去寻陈文龙墓的时候,并没有找到。再次去与熟悉情况的伙伴同行,在登上了静逸别墅宽宽的楼梯后,终于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与张静江的别墅仅一墙相隔。作为大咖的墓,这格局委实有点委屈,不说岳飞墓是何等气象,即便同为忠肃的于谦墓,也形制井然,肃穆庄严。陈文龙在福建的庙宇多如春笋,出个差都是跟妈祖一道有身份证、有专座的神仙。怎么到了真实的埋骨地,就这?
就是这里。
宋史记载,“公葬之次日即生竹,竹俱有刺,人不能登”。那时候,百姓抬棺而上自发踏出来的路,第二天就长满了竹子。国破山河风飘絮,风吹落叶雨打萍。下雨了,这个朝代也要结束了。
明正德三年(1508),大理寺评事徐元稔奏请就墓前建公祠,明天启三年(1623),杭州知府李烨然详请按院修祠茸墓,并另立一祠,奉祀文龙母。并且寿星岩西面还有三位明代尚书到访的题刻。咸丰年间兵祸祠毁,光绪年间重修了墓址。直到民国初年,智果寺的和尚把寺西的地卖给了南浔人张静江建了静逸别墅,并把陈文龙坟墓往东迁了数十步,公母祠被拆除。基于此推测静逸别墅宽大的楼梯,可能为明代建设的墓道。
据不可靠野史称,时任浙江省主席的张静江,1926年建设北山路和开西湖博览会时,在北山一带择址建房。张静江不良于行,上下台阶要靠轿夫抬着,所以宽大的楼梯很有必要,于是最终选择了智果寺西边这块地。也有一种说法,张静江自感于当时的环境与陈文龙所处的时代相似,为表心志,与先贤比邻。这段公案被完整的记录在了民国十九年(1930)的修墓募捐告知单上,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至此,陈文龙的墓道彻底湮灭。
陈文龙是清醒的,他的清醒并非独善其身,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生到死,他都清楚地知道为了什么。
他值得一条通向他的道。
可他也不并在意。
南宋是个神奇的朝代。孱弱的君主、搬弄是非的权臣、迂腐的士大夫、不得志的武将、吵闹不休的朝堂。可就是这么一帮爱搞事情的人,让南宋绵延了152年。让一路屠城、灭族过来的铁血蒙古军队想尽办法拉拢。
陈文龙死后,元世祖忽必烈嘉其忠义,谥忠肃,下令好生安葬,并赦其族人。
两年后,陆秀夫负幼帝于崖山跳海。后宫及诸臣民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万余人。
宋亡。
小朋友说,“明知道打不过还打是不是傻。”
“那如果你是八路军,明知打不过日本,你会不会投降?”
“绝对不会!”
“你们的不会,是老师长辈告诉你们的,那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告诉他们的。”
“他们的爸爸妈妈又是怎么知道的?”
“是他们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告诉他们的。”
……
赵雨荷,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游船文化分会会员,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
张旭,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游船文化分会会员,甘肃会宁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