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钱王祠到虎跑路——杭州动物园的历史变迁 - 胡新波

    从钱王祠到虎跑路——杭州动物园的历史变迁文字 | 胡新波说起杭州动物园,本地市民极少有不知的,但对其建园的历史大家可能知晓甚少,本文就杭州动物园的建园历史及发展过程作个简要的回顾。建园初期的选址与规划1958年,正当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进入高潮时,杭州市“中华”“民生”“吉庆”等三个私营流动性的动物园即向市文化局申请归公,市文化局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根据业务性质市人民政府指示由市园林管理局接收,并考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投龙——西湖道教信仰的一个侧面 - 陈杰

    投龙——西湖道教信仰的一个侧面文字 | 陈杰元祐五年(1090)四月,杭州知州苏轼上《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这份奏议中,苏轼列举了西湖不可废的五个理由,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西湖作为“放生池”的价值。今人看来,苏轼所列的西湖其他四个不可废的理由:城市水源、农田灌溉、调剂运河、酒税来源,无论哪一条都显然优于所谓放生“为人主祈福”的价值。但是,苏轼将这一理由列为第一条,不仅仅是一种“话术”,而是从西湖本身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从郁达夫的《迟桂花》看杭州西湖|屠洁杰

    从郁达夫的《迟桂花》看杭州西湖文字 | 屠洁杰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辉煌历程中,郁达夫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迟桂花》创作于1932年10月,郁达夫对这篇小说相当满意,称其为“杰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细腻情感的细致刻画,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成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及早期城市文化的文本之一。特别是在描述杭州西湖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人文风情方面,郁达夫展现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西湖名人文化开发视角下的陈端生与《再生缘》解读|黄蓓蓓

    西湖名人文化开发视角下的陈端生与《再生缘》解读文字 | 黄蓓蓓西湖历代名人辈出,名人文化构建了西湖深厚而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内涵。开发西湖名人文化,早已成为西湖景区建设的重点,西湖周边林立着众多名人墓葬、故居和纪念馆。除了众多男性名人外,西湖在历史上也涌现过许多女性名人,她们也应该成为西湖名人文化开发的重要对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北宋以来,西湖确定了女性化的景观意象,并延续至今。西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苏轼与杭州的牡丹情缘|罗婷婷

    苏轼与杭州的牡丹情缘文字 | 罗婷婷苏轼于北宋熙宁和元祐年间两任杭州,本文概述苏轼在杭期间与同僚好友共赏牡丹的情景,可见彼时苏轼的交游和心境。“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苏轼两任杭州,迨有夙缘,而他与杭州缘起于一场牡丹盛宴,作为他人生中的一抹绚烂,在往后的岁月中被无数次缅怀。宋时繁华,共赏牡丹北宋熙宁四年(1071)冬苏轼自润州抵杭州通守任,这是苏轼与杭州的初次相遇却恍如夙识,“前生我已到杭州,到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苏公梦游智果寺”故事的流变及其原因探究 - 张敏

    “苏公梦游智果寺”故事的流变及其原因探究文字 | 张敏苏轼曾两度在杭为官,他爱西湖,以至于离开杭州后还写下很多关于西湖的诗文。在杭期间,苏轼常泛舟湖上,在西湖的山水间留下足迹,甚至常到佛寺拜访僧友,留下许多诗文、故事等,一度传为佳话。本文就苏轼与智果寺的故事展开,在梳理“苏公梦游智果寺”故事的流变情况的基础上,对其流变原因进行探究。苏轼与智果寺苏轼(1037—1101)曾两次在杭为官,一为宋神宗熙

    阅读详情

    03-12 / 2025